会员登录 - 用户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地图 油菜花色形成分子机制获揭示 制获油菜花旅游业蓬勃发展!

油菜花色形成分子机制获揭示 制获油菜花旅游业蓬勃发展

时间:2025-05-11 15:51:51 来源:鞭辟入里网 作者:百科 阅读:648次

本报讯 近日,油菜国际期刊《植物杂志》发表华中农业大学教授傅廷栋团队发现的花色油菜花色形成的分子机制,为利用生物工程技术改良油菜花色、形成创造多彩油菜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分机

 近年来,制获油菜花旅游业蓬勃发展,揭示油菜观赏性状的油菜遗传改良也逐渐受到科研工作者的重视。虽然目前已知油菜黄花表型主要由类胡萝卜素决定,花色但除了该团队在 2015 年报道过的形成白花基因,鲜有研究对油菜花色基因进行克隆和功能研究。分机

油菜该研究通过图位克隆方法分离鉴定了甘蓝型油菜花色关键基因 BnaA09.ZEP 和 BnaC09.ZEP,制获并研究了其功能。揭示ZEP 基因在甘蓝型油菜中有四个同源拷贝,油菜分别在花和叶片中优势表达。花色

 实验表明,形成BnaA09.ZEP 和 BnaC09.ZEP 同时沉默,将导致花色由黄花突变为橙花,单个BnaA09.ZEP 或 BnaC09.ZEP 的导入可使花色恢复为黄色,暗示了 ZEP 基因在油菜中存在功能冗余和器官特异的功能分化。

 研究表明,BnaA07.ZEP 和 BnaC07.ZEP 的沉默可能引起了类胡萝卜素合成路径的反馈调节,α—胡萝卜素和β—胡萝卜素支路的关键基因均发生了显著的表达变化,从而使得紫黄质的生物合成大大减少,而叶黄素大量积累,花色呈现橙色。另一方面,这两个基因的突变也导致类黄酮合成路径关键转录因子和结构基因发生显著的表达变化,不同颜色的花瓣中类黄酮组分也有很大差异,暗示了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合成路径的协调调控。

声明:参考《中国科学报》/2020 年/10 月/20 日/第 003 版,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链接:生物分离胡萝卜素叶黄素

(责任编辑:休闲)

相关内容
  • 绝地求生全军出击载具内使用能量饮料技巧详解与操作步骤解析
  • 对侵害权益说“不” 工信部约谈违规APP企业
  •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的发展变化及特点分析(二)
  • 辽宁:发挥检验检测基础保障作用支持复工复产
  • 创新玩法带来沉浸体验 美团直播交易额连续破亿
  • 食用菌对鸭肉乳化肠冷藏过程中理化品质与安全特性的影响(三)
  • 绿茶主要滋味特征与消费者偏好的关系(一)
  •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稳定性研究(三)
推荐内容
  • 今日辟谣(2025年4月22日)
  • 乌干达拟制订《瓶装/包装饮用水卫生规范(天然矿泉水除外)》等4项饮用水标准
  • 专家审查通过《常德地区再生稻栽培技术规程》团体标准
  • 高效酶提取鸡肺明胶及其结构与性质的研究(一)
  • 加德尔契约双开多开详细教程与助手工具下载安装步骤解析
  • 福建7人被纳入食品药品严重失信黑名单